三天后,山城东城门。
    山城是个小城,较之黑城还要小一些,因其四面环山而得名。
    此处也是运兵要塞,此前与黑城一样只有军队驻扎,是一座冰冷的“铁城”
    。
    里面的栈道、兵营、瞭望台等等全是由钢铁铸造,能在这里生存的,只有军人钢铁般的纪律。
    战争结束后,黑城便处于荒废状态,大魏皇帝决定将其改造成和黑城一样的居民城,但由于其常年沾染兵戈戾气和大量亡魂的魂气,整个山城变得阴森不已。
    再加上其四面环山,本就是集阴聚煞的地势,夜晚时根本无法住人,这可是让奉命整改的州牧愁破了头。
    就在这一筹莫展之时,有一个年轻的道士忽然毛遂自荐,声称自己有办法解决此事。
    此人自称是个道士,却并不穿戴道袍道冠,行礼时用的也是武人的礼数。
    唯一与道士沾的上边的也就只有他身着的青衣了,那件青衣前绣阴阳,背刺八卦,倒是与道袍的样式一致。
    起初州牧并不搭理那道士,不过又是个骗钱骗喝的野道,这种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几乎天天见,早就看透了。
    那道士只是一笑,并不说话。
    眼看朝廷催的越来越紧,州牧急得焦头烂额。
    山城内部及外部的改造早就完成,可就是没有人敢住进来,等到了期限仍没能解决问题,那可是大罪!
    不但自己的州牧做不成了,自己的政治对手恐怕会再踩上一脚,到时身陷囹圄也说不定。
    鬼使神差,州牧这时又想起了被自己赶走的道士,“也许他真的有些本事也说不定”
    ,州牧这样安慰自己,下令寻找。
    没有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了他,他并没有远去。
    道士并没有因为州牧先前的无礼而心存怨恨,见到州牧时还是齐全礼数。
    州牧道明自己请他来的意图,道士则说:“我先前来此便是为了此事,此番自然不会置身事外,但我有个条件,实不相瞒,我会管此事便是为了达到我的目的。”
    “只要能够解决此事,别说一个条件,本官还会欠你一个人情。”
    州牧开出条件,这个条件要是放出不知有多少人会为之疯狂。
    一个封疆大吏的人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是想怎么用这个人情就能把人头想破。
    哪知那道士只是淡然一笑,似乎并不在意。
    道士让州牧为他搭建法台,再准备好朱砂符纸等画符器物,准备起坛作法。
    “道长,不用准备其他器物吗?”
    见道士准备的器物这么少,州牧怕中途生变,不无担忧的问。
    “不必,大人退出去静候佳音便可。”
    见道士信心十足,州牧只能带着手下人离开了法台。
    作法的时间在午夜子时,州牧带着手下聚集在一处山头,紧张的看向下方山城。
    只见山城中不时有微弱的火光闪动,似是有人在舞动火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