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喜剧人》,虽然《梨之园》是情怀之作,感叹传统艺术渐渐流失的无奈,可喜剧的目的总归是逗乐观众!
    《梨之园》这个节目评价很高,远超过高晓攀之后的《小先生》。
    原因很简单,《小先生》不是那种让人发笑的作品!
    看过陈佩斯老师的演讲,就会知道一个本质的东西,观众笑这件事只跟情景有关。
    人只会在特定的情景里笑,使人有优越感的情景。
    让观众发笑,他们就需要永远是旁观的,间离的。
    他不会对剧中人物产生同情心。
    让人发笑的角色,一定是个倒霉蛋。
    高晓攀的《小先生》,尴尬在很难让观众进入到他营造出来的情景中…
    更别提笑了~
    创新也要遵守基本法则啊!
    仔细推敲叙事内容之间的起承转合生硬,无内在逻辑,里面的遣词造句,感觉很多都是为了拽文而拽文,所以词不达意,给人的感觉是莫测高深,但细琢磨却不明就里。
    《小先生》是个教书的,自以为天下没有难不倒他的,可是他真的不是天才。
    资质平平的你即使穷尽一生,也留不住那个本不属于你的“姑娘”
    ,卖的也是情怀,只不过,卖的是小情小爱,小格调!
    相比较来说,《梨之园》确实大气上档次了一些。
    而且,《梨之园》的故事很容易理解,咱们看个喜剧小品还得猜他想表达什么,太累了!
    ……
    《喜剧人》的舞台上,表演还在继续。
    三个师傅刚好打了个照面。
    梅雁舒朝白小飞嚷道:“宝贝,我这儿可还等死呢!”
    李天林也喊道:“爷们我等你下葬呢!”
    盛一云更是不甘示弱:“你到底娶不娶我呀?”
    三位师父立刻回过神,三人大眼瞪小眼:“诶?诶?诶?诶?”
    白小飞刚上台的时候就说了‘三位师傅谁也不服谁!
    ’
    梅雁舒先开口,苦口婆心外加痛彻心扉叫道:“你学点什么不好啊?”
    李天林附和道:“就是说呀!”
    谁知道梅雁舒恰如其分的突然来了句:“你学快板?”
    “说的…”
    李天林刚想接着说,突然回过神来,勃然大怒的转头看向梅雁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