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4P中文网 www.4pzw.com,最快更新玲珑在少年最新章节!

三观端正的父母长辈,才能教育出真正充满善意的孝子贤孙,才能得到:真孝。而这种尽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外界的胁迫和压力,这才是“大孝”,才是“至善”!

    四号杜天纯的论点是:孝乃百善之首,无任何异议。但什么是孝?判别标准却比较模糊。好比,现在的孝字往往被理解为孝顺,甚至把重点放在“顺”上,而我个人认为孝是:孝敬。因为子女懂得了为人父母的艰辛,故心生敬重,才会诚心诚意去尽孝,以示尊重,满怀感恩,报答长辈养育之情分。而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不孝。懂事的孩子,首先要听话。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就因这句话,于是无论父母是非对错,子女必须听命依从,惟命是从,才算孝道。然而,天下多数的父母并非圣贤,也就是一些普通人,既是普罗大众,哪有不出问题的?即便是出于好心,也不能保证每做一件事的结果,就一定正确无失误吧?那么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话、顺从,也就是剥夺了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变成傀儡,很残忍。

    于是“顺从”造成的压力,要么使得孩子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力,成为听话的妈宝;要么就会被压抑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直至最后的沉沦或者叛逆。

    都知道“溺爱”很可能毁了孩子,可那初衷不也是出于好心?“我们都是为你好啊!”这话最常见,但双方都很无奈。好心不一定有你期待的结果,甚至经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所以好心没有错,问题出在你的方法上。教育方法不得当,未必能让你得到初始想要的结果。

    “好心”不是教育失败的借口,也不是要求子女顺从的理由,更不能以服从家长的指令,作为判别孩子是否孝顺的标准。一旦“孝”的判别都不准确,就更谈不上去判断善良与否了。

    不过,无论是“孝顺”,还是“孝敬”,都是有一套道德标准的来衡量的,但是标准不同,判别的结果也会差别巨大。比如,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简单分成东西南北中,更细就不说了,就说南北方的区别吧。

    北方族群的观念为:父母在,不远游。

    南方的看法是:守在家里的孩子,没出息。好男儿,志在四方。

    所以,南方留守在家乡的耕田种地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以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居多。尤其是海南、两广、沿海地区。青壮年,基本不是东渡就是西游,旧时下南洋,现代北上广。总之,就像狐狸家族一样,父母将成年的孩子们撵出去,让他们学会自立。虽然会有些残忍,但却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爱,并以此为荣。因此,南方人见识广,善于经商,更富裕一些。等到儿孙辈一批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那一天,才是子女们对宗室家族祖先的,最大尽孝。

    而北方长期以来,都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管理的核心,守在家里的观念更加根深蒂固。从治理国家的角度上来看,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更需要臣民和百姓的:稳定、坚守和忠诚,所以,长辈们更希望将儿孙留在身边,看着子孙绕膝、四世同堂,才能显示家族的人丁兴旺,富贵吉祥。

    这是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没有好坏之分,我只是想说明:孝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因此判别一个人是否“孝”,就不是一件简单直观的事情了,一定离不开他们生存的大背景。

    说到根源上,顺是文明古国、传统教化里的重要遗产,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融入骨血。

    “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深受皇家喜爱并推崇千年的理念。父子如君臣,顺从才好管。皇上希望臣子都听话,父亲希望子女皆顺从,无外乎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的统领、管辖和掌控,这与孝敬和善良与否,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已经沦为一种道德枷锁,成为禁锢他人的工具。所以,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孝就孝,不在顺不顺,孝是感恩和敬重,母慈子孝,君明臣服,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没有必要捆绑“善”一起强制营销。

    偏离了敬重、爱戴、信服、自愿的核心谈孝,就是借题发挥耍牛虻(抱歉哈,孟教授!我仅对事不对人,没有指责您的选题)。要么会培养出一批,惟命是从的奴才,而不是人才;要么就是教育出一批,阳奉阴违、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伪孝子。

    生儿育女本是身为公民的,重大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时高兴擦枪走火后的失误与无奈,更不是为自己早早储备下一只绩优蓝筹股,等待老来吃分红、拿利息,未来有依靠颐养天年。这样陈旧、过时的教育理念,再美化也无外乎,还是一个“私”字衬底。

    如果自己尚且怀有私心,为何非要子女孝顺?怎么能教育出真正懂得良善与感恩的孝子?所以,我认为:百孝善为首,有孝未必顺。谢谢大家!

    (待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