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洛杉矶时报”
    对“闻香识女人”
    大唱赞歌,这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自从金酸莓奖之后,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自从“哈德森之鹰”
    于1991那年五月份上映之后,全美的媒体就对雨果口诛笔伐,他们认为雨果已经完全将自己的天赋毁在了酒精和毒。
    品之上,原本在“死亡诗社”
    里惊鸿一瞥的那个天才演员已经彻底陨落。
    金酸莓奖颁奖典礼上雨果的泣不成声更是将这种负面言论推向了巅峰。
    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几乎忘记了雨果不仅仅拥有一部“死亡诗社”
    代表作而已,他以前的几部作品“小餐馆”
    、“沙丘”
    、“银色快手”
    、“巧克力战争”
    等等,都是实力十分坚挺的作品——否则雨果也不会拥有像亚历克斯、梅雷迪斯这样的忠实粉丝了。
    要知道,雨果以前可不是依靠外貌走红的花瓶,他是依靠自己硬实力闯出一片天的。
    但是在如潮的恶评之中,自然没有人会在意这一点。
    这也影响到了“闻香识女人”
    的前期宣传,从媒体一面倒的唱衰声就可以看出来了。
    现在,电影上映了,媒体立刻就变了嘴脸,因为雨果用最出色的表演再次证明了自己,唤醒了人们对于雨果以前的回忆,不由感叹,“啊,我们都忘记了雨果是依靠演技进入视线的真正演员”
    ,而对于电影、对于阿尔、对于雨果的赞美之词自然是如潮而来。
    “闻香识女人”
    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耳光,所有曾经唱衰过的媒体都主动将自己的脸颊送了上来,心甘情愿地挨了一个耳光,然后心满意足地为电影大唱赞歌。
    第一批评论在首映式结束之后就出现了,而第二批评论则等到电影正式点映之后才能出来了。
    “闻香识女人”
    选择了十月十六日,周五,正式在二十间院线进行点映,从十七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十九日,专业媒体的评论陆陆续续问世,对电影进行了点评,而这一次也延续了首映式之后的状况,“闻香识女人”
    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
    的影评人欧文-吉尔伯曼表示,“在电影的最后,‘闻香识女人’的力度比起‘雨人’来说还是稍逊一筹,没有能够更加深刻的唤醒人们的反思,这是一个遗憾。
    但是帕西诺既粗糙又温柔、既残暴又和煦的成熟表演却堪称是大师之作,雨果也奉献了久违的亮眼演出,与帕西诺一起支撑起了整部电影!”
    最后欧文还给予了八十分的高分。
    另外一样给出八十分的媒体还有“卷轴浏览(Reel。
    Views)”
    和“电视导视(TV。
    Guid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