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的贸易公司账户上一下子就多了231亿元的资金,这让媛媛也很开心。
    “朱大公子,我准备以咱们公司的名义,多雇佣几个法务人员、会计师、报关员,如今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和我父亲的公司共享人手已经不行了。”
    “此外,办公场地也要扩大,要租用新的办公场所,租用更大的仓库,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
    “还有经营范围也要扩大,增加注册资本。”
    “没问题,我相信你的能力,放心的去做吧。
    账户上的资金可以放心使用。”
    “以后公司需要购买的物资,我会提前给你一个名单。”
    “不过我们购买的商品,尽量把产地标识撕下来。
    或者买大宗商品,这样好一些。”
    “比如这二锅头吧,我需要的是坛装,大桶装,不需要瓶装,味精需要大袋子包装,最好十斤以上那种。”
    “白糖也要大宗商品,不要小包装。”
    “好的,朱大公子,这没有任何问题,有些公司就靠这个赚钱,我懂。”
    朱由检一听这话,就知道媛媛想歪了,以为我是做撕logo,贴牌,那种买卖。
    不过朱由检也不想解释,给人家一个合理的幻想的空间,更能减少自己的麻烦。
    否则自己赚这么多钱真的无法解释。
    除了购买铁轨和火车之外,朱由检又让媛媛去找当年修建居庸关八达岭铁路的图纸。
    最好有大同到京城的全套图纸。
    有了这些图纸,朱由检修建大同张家口到京城的铁路就容易多了,至少不用测量和设计了。
    搞定了这些,朱由检回到了大同府。
    率兵回到了京城,一路上朱由检走的非常慢,特意考察了一下京城到大同到地形。
    一到京城,朱由检就打算找工部和户部研究修铁路的事情。
    朱由检的设想是以工代赈,既能发展出近代铁路的雏形,又能有效缓解大明农民起义的危机。
    铁路修好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也就搞不下去了。
    可是无论是户部还是工部,对铁路是啥东西,根本就不知道。
    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也不了解。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朱由检没少废口舌,总算给户部和工部官员讲了一个半懂不懂。
    虽然说这些官员对于铁路不了解,也给不出什么建议,但是修铁路不花户部的银两,他们是很高兴的。
    因为这一切开支,都由朱由检从内帑出钱。
    既然有了银子,这些官员也就没了反对的理由。
    如今这些官员没有什么事情做,腰包也空虚,毕竟被李自成搜刮的太狠了。
    听说来了一个大工程,都高兴坏了。
    不过这些官员要是敢胡来,朱由检绝对敢砍他们的脑袋。
    跟着我朱由检干事可以,但是贪污,绝对不行。
    京张铁路在历史上花费了近700万两银子,不过朱由检打算多修一段,到大同,预算给到一千万两白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