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突然消失,无疑在大明国内掀起了一场巨浪!
    人们纷纷揣测,代王究竟是遭遇不幸,还是另有隐情。
    皇城之内,龙椅上的朱元璋脸色阴沉。
    群臣见状,皆低头不语,整个朝堂沉闷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就连平时最可能打破沉寂的朱标,此刻也是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这种压抑的气氛已持续多日,自朱桂失踪的消息传入应天府,朱元璋每日如此,令群臣倍感压力。
    然而出于对朱元璋丧子之痛的理解,众人虽苦不堪言,却也无可奈何。
    毕竟是朱元璋亲子朱桂失踪,且在北伐这样关键的时刻战场失踪,凶多吉少。
    况且朱桂早前在藩国治理上展现出过人才干,若真命丧沙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有官员悄悄抬眼,望向朱元璋,只见他眼底血丝密布,显然是因朱桂的事情多日未眠。
    群臣不禁暗自忧虑,若朱桂真有个三长两短,朱元璋恐会悲愤之下大开杀戒,届时,也许只有朱标能劝得住这位怒极的父亲了。
    正当官员们默默思量,如若代王朱桂真的遇难,如何避免这场变故引发的政治动荡时,一名锦衣卫带着驿站的小官匆匆进入大殿,小官手持前线刚到的战报,高声呼喊:“漠北大胜!”
    “代王殿下率五千亲兵攻下一草原部落,斩敌三万!”
    话音落下,原本压抑的氛围瞬间瓦解,满朝文武尽皆震惊!
    文武官员一时半刻回不过神来,他们怎么也没料到,原本以为已成定局的悲剧竟有了转机!
    不仅朱桂还活着,他还立下了战功?
    这简直不可思议!
    众人首先质疑战报的真实性。
    而朱元璋与朱标在听到朱桂不仅安然无恙,还传来捷报时,脸上霎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好!
    快报拿来给朕看看!”
    朱元璋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对送信的驿站小官说。
    关于北伐的急报皆以最快速度送达,这次也不例外,朱棣便是通过这条途径将朱桂的捷报呈给了朱元璋。
    内侍接过战报,递交给朱标,朱标再将这由朱棣亲笔书写的消息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仔细阅读,朱标与群臣紧张注视,他们只知道个大概,详情还需从朱元璋的表情中猜测。
    读毕战报,朱元璋不顾形象地放声大笑:“哈哈,小十三没失踪,也没死!
    他悄无声息地深入漠北,一举灭掉一个草原部落,立下了汗马功劳!”
    闻此言,不少官员面露诧异,朱桂真的立下战功了?
    许多人未曾预料,朱桂竟在军事上也有所作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