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一天,徒弟一脸认真地凑近师父,仿佛要解开千古谜团一般,问了一个让许多初学者都头疼的问题:“师父啊,我听说脉象里还有阳结和阴结之分,这到底是怎么个区分法呢?”
    师父张仲景,那可是传说中的医学大神,只见他微微一笑,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说:“小子,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脉象这东西,就跟人的性格一样,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含蓄内敛。
    阳结和阴结,就是这脉象里的‘外向派’和‘内向派’。”
    “先说阳结吧,如果你的脉象是那种浮在表面,跳得还挺快的,就像是夏天喝了一杯冰镇可乐,刺激得你心跳加速,这种感觉,懂吧?然后呢,你这人胃口还好得不得了,一顿能吃三碗饭,但奇怪的是,就是不上大号。
    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阳结在作怪。
    它就像是肠道里的‘顽固分子’,死活不肯挪窝,让你的肚子成了个‘秘密仓库’。
    而且啊,这阳结还有个特点,就是十七天左右,症状可能会加重,你得提前做好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至于阴结嘛,那就完全相反了。
    脉象沉得跟石头一样,跳得还慢,就像是冬天里的蜗牛,懒洋洋的。
    这时候,你估计也没啥胃口,看着美食就像看着一堆杂草,提不起劲来。
    身体还感觉特别重,像是被灌了铅一样,走两步就累得气喘吁吁。
    更奇怪的是,大便还变得特别硬,就像是石头蛋子,这可真是‘便秘中的战斗机’啊!
    这种阴结,一般十四天左右,症状就会加重,你得早点采取措施,别让它得寸进尺。”
    徒弟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脉象还能这么玩?”
    师父张仲景见状,继续补充道:“当然啦,脉象这东西,可不是光凭嘴巴说说的,你还得学会‘看’脉。
    比如说,那种脉象蔼蔼的,就像是车盖子上的灰尘,一层一层的,看着就让人头疼,这就是阳结的典型表现。
    还有啊,那种脉象累累的,就像是摸着长长的竹竿,一节一节的,还特别不均匀,这就是阴结在跟你打招呼呢。”
    “再来说说更有趣的。
    那种脉象瞥瞥的,就像是羹汤上面的肥油,看着油腻腻的,其实阳气已经虚弱得不行了。
    这就像是你的精神头,看着好像还挺足,其实已经是在强撑了。
    还有那种脉象萦萦的,就像是蜘蛛丝一样,又细又软,还特别容易断,这就是阴气在跟你告别呢。
    你得赶紧给它补补,不然啊,它可就真的‘走丢了’。”
    “最后一种,脉象绵绵的,就像是泻漆一样,断断续续的,看着就让人揪心。
    这可是亡血的征兆啊,就像是你的生命力在一点点流失,得赶紧想办法补回来,不然啊,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一个满脸好奇的小弟子,眨巴着那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蹦跶到了张仲景仙师的面前。
    小弟子清了清嗓子,一脸认真地问道:“师父啊,我听人说,脉里头有个叫‘残贼’的家伙,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听起来好吓人啊,是不是脉界的黑社会老大啊?”
    张仲景仙师一听,嘴角不禁上扬,心里暗道:“这小子,还挺会逗乐的。”
    于是,他慢悠悠地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故作深沉地说:“哎呀,这‘残贼’啊,可不是什么黑社会老大,不过呢,它在脉界里,也算是有点‘名气’的。”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圆了,连忙追问:“名气?难道它还能上‘脉界好声音’不成?快说说,快说说!”
    仙师见状,更是忍俊不禁,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一段生动有趣的讲解:“好,那我就给你讲讲这‘残贼’六脉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