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鬼打墙
太爷爷们闯关东来东北那时候,那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第二年。
因为不堪饥荒才来了东北。
东北比关里家要好,起码还可以有饭吃。
那年赶上镇上公社下各个村屯招收大队会计,爷爷在关里家的时候上学时学习就很好,如果不是因为饥饿,也不会闯到东北来。
大队张贴了告示,于是爷爷就报了名。
几天以后,爷爷被上面的人带到镇上公社去学习了。
过后的几天,所有镇上的村屯会计考核基本结束了。
评出了三甲,一等红本,二等三等蓝本。
爷爷拿了一个红本回来了。
这让这一家人着实高兴。
可是后来进行的干部选拔中,爷爷本可以留在镇公社做会计,无奈一个外来人来到这,没有门子。
所以名额被第三等的本地人拿去了,听后来奶奶讲那个人论头脑和算盘本领都不如爷爷。
可是人家在镇公社有亲戚,咱们是外来人,受人排挤啊。
不过即使这样,爷爷也分到在村里大队做了会计。
那时候是生产队,吃的是大锅饭。
赶上那一年,正是浮夸风严重的年代。
一年产值比如说1万斤,但报上来的却说城3万斤、5万斤,浮夸严重。
这一举动,导致很多人吃不上饭,粮食都被上缴交税了。
农民手里根本没什么粮食了。
听后来奶奶讲,很多粮食都在地里烂了、糟蹋了,农民一点也得不到。
过了一年,稍微好一点了。
那时候,村里有三个生产队。
爷爷是二队的会计,兼任着三队的生产队长。
自家的生活比以前要好一点。
在那时候,生产队里的趣闻奇闻很多,后来都成了那个年代的老一辈饭后喝茶闲聊的话柄。
在爷爷身上就发生了一件奇事。
那年年底生产队分红,爷爷是大队会计,所以当天早早就去了镇上公社领红,拿回来发红。
推着生产队的小车,奔着大路就去了镇上。
因为年底了镇上公社非常忙,很多村上会计都来领红。
那时候没有先来后到直说,都是按照村的编号排次进行领。
爷爷所在的花岗村排名最后几位的,所以一直等快到了天黑,爷爷才把村里的生产队钱领到,此时已经天黑了。
公社的一位社员认识爷爷,让爷爷过了明天再走。
因为那时候已经天黑了,外面的风呜呜的刮着,东北冬天的天气冷啊。
有人言:“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这是真实的,那时候东北就是那么冷。
爷爷把整整两麻袋的钱和票放到小车上,告别了那个社员,因为年底了,家家都要置备年货,老百姓都等着钱用。
爷爷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就直接连夜往回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