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爷爷和奶奶终于算是结了婚,而太姥爷一家在太爷爷的劝说下也答应留在东北了。
    可是落户口的事却犯了愁,太爷爷去找了村长帮助商量把我太姥爷一家的户口落下。
    村长此时也犯了难,不是不帮忙,是实在帮不上。
    正赶上公社下来检查,所以没办法给太姥爷一家及时把户口落在这里。
    于是,村长对太爷爷说虽然目前户口不能落在这里,但是可以落在邻村,这周边20几里有个村子叫下哇子儿。
    那里的村长是自己的战友,可以先落在那里,以后可以再往这迁。
    就是这样太姥爷一家人就把户口落到了下哇子儿村。
    太爷爷带着爷爷去帮着太姥爷一家在一夏天的时间里盖了几间泥草房,也算在东北安了个家。
    下哇子儿村上给了太姥爷家两铺草席,几把农具,几双黄胶鞋。
    爷爷和奶奶结婚以后分了一间房子,但是吃饭还是和太爷爷太奶奶其他爷爷们在一起吃。
    由于家里人口多,又因为刚来东北没有土地。
    于是,太爷爷带着爷爷们冬天上山打柴,夏天就在河沿打石头。
    谁家有需要就卖给谁,挣点钱换点粮食。
    谁家需要帮工,就挣点补贴家用。
    偶尔爷爷带着其他两个爷爷就在河沿钓鱼、用网捕鱼。
    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河水涨潮。
    河水都能涨到菜园子里,在菜园子里用草捞子儿一捞就是一网的鱼。
    男人们都出去干活。
    奶奶和太奶奶在家给男人们做饭。
    虽然日子过的很清苦,但是比在老家山东日子要好了不知道多少。
    至少可以吃饱饭,而且还有活干。
    时不时还能改善一下大家伙食,真的已经很满足了。
    这样日子过了几年,我三爷爷也已经结了婚,新娘子是在村上找的,也是山东人。
    太爷爷看着这三间泥草房实在小了点,一间已经做了仓房。
    一间爷爷奶奶住着,一间自己住着。
    于是,拉了饥荒在村上买了一家两间瓦房,算是给三爷爷置了家产,算是分出去过了。
    三爷爷就这样搬到了新房子里,三爷爷坚持让太爷爷和太奶奶跟他一起搬过来过。
    可爷爷是太爷爷太奶奶除了大爷爷以外最大的儿子。
    所以太爷爷坚持不搬去和三爷爷一家一起住。
    就索性每次三爷爷提出这个要求,太爷爷总是推辞掉,说住不习惯,在这已经住习惯了,不想挪地方了。
    三爷爷一家在新的房子住了一段时间一切都很好。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天晚上一熄灯总是能够听到另一间屋里什么东西莎莎的响动。
    一开始三爷爷没在意什么,随着住的时间长了,每晚都能听到另一间屋里有莎莎的响动声,而且声音是越来越大了。
    三爷爷从小就胆小,不敢去看看什么。
    每天晚上三爷爷就蒙着头到天亮。
    而三奶奶和三爷爷正好相反,三奶奶胆子很大。
    早上起来的时候三奶奶就和三爷爷说这事,“满粮啊(三爷爷小名),最近你有没有听到咱家另一间里晚上总是有声音啊。”
    “你也听到了,俺以为你没听到,就俺听到了呢。”
    “俺也听到了,俺是看你蒙着头,以为你的习惯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