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修道太守下全
“我想修道。”
李晟微笑的说道。
“修道?这个提议不错。
毕竟就这么清静无为下去,刘表大人是不会为难一个没有野心的太守的。
当初楚王刘英也就是靠这个才逃过一劫。”
孔明很能理解李晟的想法。
虽然他在李晟未开口前自己模模糊糊的把握到了一些,但在李晟开口之后,他却迅速的把握了全部。
与李晟长期的相处,使得他非常明白李晟是怎样的人。
他知道李晟的个性,便能在大体上把握李晟的想法和处事的方针。
这并不是什么非常困难的事情,李晟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李晟的心多少是有些相通的。
“嗯,就是这样没错!
本朝初始信奉的不也是这个嘛!
而且我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从徐州大屠杀到眼下的被刺,这其间的起伏也是太大,会产生避世的念头原也是正常。”
李晟看了孔明一眼脸上顿时想出会意地笑容。
“而且,主公原本就是徐州人。
这块地方历来就有信奉佛道的传统,主公重新拾起这些本也不是什么太突兀的事情,就像那楚王一般。”
孔明微笑的帮李晟捕上了这一点,并第二次的提到了一个著名的人物楚王刘英。
楚王刘英是本朝第二代皇帝明帝的异母弟弟,其受封为楚王,封地在彭城。
据说他有信佛的爱好。
在汉明帝永平八年,他遭人告谋逆。
这原本是无论正确与否都是要杀头的大罪,但因为他信佛,便让明帝很是怀疑。
当时明帝便下诏曰:楚王诵黄老微言,尚浮屠人祠,吃斋三日,与神为誓,何嫌哉,何疑哉?于是,只将这刘英贬至丹阳,这王位似乎并没有去掉。
这种“赦免”
尽管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原因,但明面上所说的理由却表现出了当时的人对信仰的一个认知——笃信佛道的人是毫无野心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谋逆之举的。
这个想法无疑是深入人心,即使到了现在有张角利用道教的组织掀起黄巾之乱的前见,但在天下大多数人心里“笃信佛道的人是毫无野心”
的想法依旧十分牢实扎根于其中。
他们大多认为张角是背离了黄老思想的人,他的太平道是妖道,是邪教。
对于天下大多数人的这种思想,孔明和李晟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他们前面所言也正是想利用这样的思想,做出一个信道的样子,让刘表大人相信自己并没有什么野心。
“你说这能够成功吗?”
说了一阵,事到临头了,李晟又略略有些犹豫。
“没问题的。
当初乍融在杀人之前,不也是天下闻名的浮屠领袖吗?”
孔明没有正面地开解李晟,而是从旁边举了一个十分有名的例子。
他相信李晟会明白这一点的。
“你是让我向乍融那样把自己的名声打起来么?那可需要很多钱啊?”
李晟明白了孔明的想法,却是皱着眉头道出了自己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