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正的讲述:
    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刚从部队转业,在地方武装部办手续时,被老首长一道密令调走,让我去敦煌,临时保护一个考察小队的安全。
    之所以选我,除了有履历的考量,还说我现在不在军籍,也暂时没有其他正式身份,正适合这个保密级别特殊的任务。
    我也没多问,背个挎包就去了。
    在敦煌一个偏僻的地质队小招待所里,我第一次见到边锋,他那时还不是七四九的局长。
    只是这个任务的总负责人。
    作为安保人员,我算先到的一批。
    之后,陆续又来了佛学专家行端法师、信诚法师,工美所的黄九龄教授,社科院考古所的林大骏主编,还有绵阳九院的杜轩辕博士和他的妻子卓英英老师等人。
    一些人还带来了自己的副手。
    我全权负责安保,手下还有三个人,背景和我也都差不多。
    这个小队统共二十个人,不多也不少。
    类似的任务,以前在特种部队时,参与过一些,首要准则是:不多问。
    直到第一次全体会议,边锋作为队长宣布,“莫高三三一考察队”
    正式成立,大家各自领了任务,我们才清楚要做些什么。
    莫高窟这地方,被发现的很早,也经历过各种浩劫和变迁。
    四九年以后,重新投入修复和研究,基本上已经被摸得很透了。
    一些地方已经作为旅游景点开放。
    三三一窟对于观光者而言,不是热门,大家都跑去看卧佛,看二五七窟的九色鹿王本生。
    三三一是初唐时期建造的,里面只有东方药师经变画,听林主编介绍,经变画就是佛经故事连环画,不识字的人,看画也一样受教。
    而东方药师这个主题,在全部七百三十五窟里,最为常见。
    比之阿弥陀经变、弥勒经变、观无量寿经变都多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三一窟算不上十分特殊。
    十天前,值夜班的巡逻队员们,发现这个三三一洞口,微光闪烁,以为有人潜入,上去查看,吓了一跳。
    窟内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只有壁画上“一扇蓝窗”
    ,缓缓波动着,散发着起伏不定的幽光。
    与其说是“窗”
    ,更像从某个瀑布上截取的一段薄薄水波。
    一名巡逻队员大着胆子,探手过去,竟然直接穿透了这扇“窗”
    ,收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只做工精细的毛笔,笔上的石青颜料还没干!
    “窗”
    似乎受到了惊扰,剧烈波动了一下,迅速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那名队员不知为什么,当场昏厥过去。
    其余人把他抬到医疗室,诊断结果不是受到惊吓,而是累得虚脱。
    躺了三天才恢复神智。
    醒转过来的他,坚定地发誓,那支笔,不是他“捡”
    回来的,而是从“窗外”
    某个人手中“拉”
    过来的,他还能回忆起对方那种迟疑抗拒的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