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晙阿哥在脑海里问道:“傻瓜相机?”
    小系统具象化出来的小团子点头如捣蒜,“傻瓜相机好啊,主人。
    可是估计这个时代造不出来。”
    “先研究那种粗笨的胶片式样相机,也就是最原始的相机。”
    弘晙阿哥小小的惊讶,傻瓜相机难道是什么高科技不成?
    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小系统发来的相机成相原理,弘晙突然睁大眼睛。
    在木兰扮装画画儿的时候,弘晙还对小系统口中的“傻瓜相机”
    起来兴趣。
    可他回来京城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分开,挺难过,和张廷玉老师学习一路,路上又遇到大雨天,回来京城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研究不颠簸的马车,就把这个事儿给忘了。
    弘晙阿哥想起来,就要立刻动手做。
    …………
    六目相对。
    弘晙保持一个半起立的姿势,方苞先生和刘大魁都看向弘晙。
    弘晙一眨眼,先开口问道:“弘晙听几位西洋老师讲过,在西洋,有人画画儿的技艺‘神乎其神’。
    拥有‘神乎其技’的绘画大师画的人像画儿,五官眉眼精致到细微处,和真人站在眼前一模一样。”
    “弘晙还记得,上次雷金玉师傅讲过《墨经》中的一个故事,‘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
    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
    方苞先生和刘大魁呆愣片刻,一起蹦起来。
    “妙啊!”
    方苞先生实在是兴奋,“原籍和顺天距离遥远,真人到底如何顺天这边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有了和真人一样的画像,总归是有些帮助。”
    “而且,这将是画画上的大变化。”
    刘大魁也是一样的兴奋。
    “小四阿哥,既然没事,我们现在就来试验一番,好不好?”
    小四阿哥……当然说好。
    一个大房间,房间里的一面墙上应该有三扇大窗,其中一个窗对应一间布置好的暗室。
    弘晙阿哥吩咐下人在两个房间隔墙上开孔,并且安装一枚望远镜上的凸透镜,镜后放一块画板,这样一来,室内明亮的光线就会通过透镜在画板上投下一个倒立的像。
    刘大魁端正坐好,弘晙不停地调节画板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得画板上获得更为清晰的像。
    方苞先生用线条把画板上景象的轮廓描摹下来,那感觉,就如同是照着刘大魁的脸临摹一样。
    用小系统的话说,在二维平面上逼真地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景象,“拍”
    下了“照片”
    。
    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