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白厅管理和私人企业的融合来实现。
这1套执政理念,其实就是欧洲2战后‘引以为荣’的‘福利国家体制’,其背后的逻辑1直影响着大英帝国往后数十年的政策,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玛格丽特·撒切尔基于对自由市场价值的认识,启动了1场全新而至今仍未完成的革命。
在大英帝国进行1945年大选之际,本国问题竟然是居于次要地位——大英帝国的工/党的确表明它会给予印/度自治,但当乔治·奥威尔在议员竞选中提到这1问题时,他被礼貌地无视了!
大英帝国的西非学生常常听到工/党,尤其是党/内/左/翼/政/治家发出同情的声音,故而积极投入到竞选中,期望工/党的胜利能够使他们国家离独立之日更近1步。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了,而且在几年之后他们便发现工/党和保/守/党的殖民地政策如出1辙!
这样的政策极其不公平,但却可以理解——至少站在大英帝国的角度来看,很公平!
既然已经决心要在本国内建立1个新的耶/路/撒/冷,因此工/党开始着手在各个海外殖民地建立1些小/耶/路/撒/冷——‘离岸平衡’,这是任何1届大英帝国官府的殖民地政策的宗旨——社会公正至少与最终的自治同等重要。担任过大英帝国驻芭基斯坦高级专员克里奇·琼斯曾说,“在肯尼亚,占统治地位的种族用廉价劳工支撑起它的文明,那种社会是不能容忍的”,尽管自1946年起他在殖民大臣任内也没能做出什么改变。
不过克里奇·琼斯的说辞确实是吓坏了留在非洲定居、工作的白人居民,以至于当1951年10月保*守*党赢得大选后,他们才如释重负!
1946至1951年,大英帝国保/守/党内阁决议投入4050万英镑改善殖民地状况;但在同1时期,财政部坚持将2.5亿英镑的殖民地出口贸易所得存于伦敦充当大英帝国的货币储备——各个海外殖民地依靠着宗主国(大英帝国)正府的微薄施舍勉强度日,而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大量财富却闲置在伦敦,这1种情况简直令人抓狂!
大英帝国的财政部不妥协的态度部分来源于殖民部的愚笨——由国家出资,大量生产冈比亚鸡蛋和坦噶尼喀花生的宏伟计划由于准备不足和经营不善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在坦噶尼喀花费的4000万英镑使当地人得到11000英亩可耕种土地、3个畜牧场和1个烟草种植园;另1项大英帝国官方出资的事业——殖民地发开发局——同样是宣告失败,既没带给殖民任何好处,也是纳税人的巨大损失!
已经落选了工/党中的两股思潮导致了这些灾难:其1,武断地判定私人投资是对殖民地的剥削,而同政府签约的企业则不是;其2,有1种观点认为,精心地计划殖民地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能节省急需的美元——进口食品并不会使英国耗尽宝贵的美元储备,殖民地的商品出口反而会使其增多!
最终结果却是谁都没有获利,而且各个海外殖民地感到他们的经济仅仅只是大英帝国致富的工具。这或多或少是事实,但拥护者则辩称政府的殖民地企业会及时带领当地致富。
非洲的商业失败与1系列的大英帝国内外危机同时发生——1948年,红苏吞并捷克国、柏林封锁、英属马来亚地区的红色主义运动此起彼伏,冷战全面进入危险时期!
大英帝国及其帝国成员已经决定支持霉国,根据1947年3月提出的‘杜魯門主義’,也是到大英帝国兑现抵抗红苏的承诺的最佳时机了,以此来阻止其采取直接侵略或阴谋等任何形式实现进1步扩张……1年过后,来自霉国的马歇尔援助开始进入西欧地区,挽救西欧国家的经济以及那些在无助情况下很可能会落入‘红色主义’之手的‘自由人民’!
残酷的经济、军事现实使1945年战后的大英帝国与霉国成为合作伙伴。在1952年1月同前霉国大统领杜魯門会面之后,时任大英帝国外交大臣伊夫林·舒克伯勒明锐地觉察到大英帝国在霉国的‘霸权体系’里面,或许只是1位‘相对重要的助手’!
大英帝国已经习惯于成为舞台的焦点,饰演配角对于大英帝国的官员们来说并不容易,他们仍旧像决策者和强国的代言1样思考和扮演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