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天的朝会,当庭殿试后的第三天,长安城发生的这些事情被详细记录,快马加鞭的送到了河北清河崔氏的祖宅里。
此时祖宅的一间大厅中,正有七位老人坐在一张大圆桌周围一起密会。七人中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也有五十多快六十岁。这七位就是七宗五姓士家大族真正的主事人。
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清河崔氏崔宪宗,陇西李氏李远清,博陵崔氏崔山,太原王氏王博古,荥阳郑氏郑志明,范阳卢氏卢定理,赵郡李氏李密。
这七人不是因为长安城突发的这个事情才聚在一起的,这个聚会形式已经有最少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从这七大士族发展起来之后,就把这个形式确定下来了,定名为老虎会,分食天下之意。每两年换一家主持,在当年的十二月作为聚会的时间。
他们聚在一起主要的目的还是交换两年中彼此的信息以及利益,同时对天下大事形成一个七家统一的认识和决策等等。保证不管天下怎么变化,发生任何事,他们七家都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保证七家传承的永续。
这一百多年间,天下大事的发生与变化,尤其是朝代更替,很多都有他们在背后参与助力或者扶持的势力直接参与的。最近成功的案例就是李世民集团。
一开始他们并没有看好李世民集团,而是支持了另外两个,可是越到后期他们支持的势力,颓势越是明显,逐渐失去争夺天下的可能。即使有他们的大力支持,还是显示出后劲不足等等的先天劣势。
只有最后的梁师都集团坚持的时间最长,可是已经影响不了天下局势的走向了。所以他们非常果断的放弃了梁师都集团,转而全力支持李世民集团,这才在最后的阶段,使李世民集团提前三年完成了天下的统一,结束战乱建立李唐王朝。
只是当李唐王朝建立后,他们想要继续影响朝廷的大政方针的时候,他们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逐渐的暴露出来。几经试探,他们最后发现李世民和前朝的老杨家一个脾性,都是不愿受他们的控制和影响,反而一直要打压他们。
只是他们手里掌握着朝廷不可或缺的几个先天优势,所以朝廷也是拿他们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但是前朝杨家还是想出了科举制度,这个对他们来说釜底抽薪的策略,在一定程度削弱了他们在全天下的影响力。
不过他们很快的发现了科举制度对他们有利的一面,化被动为主动,广派门下弟子和家族人士参与科举,最后一举占据七成以上的科举选拔人才,从而间接的影响了朝廷的政策实施,向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只是他们的人员一直进入不了朝廷的权利核心,无法参与政策的制定环节,只能在执行环节被动的按照他们的利益去操作。这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病。
本来李唐王朝的建立,给了他们看似很好改变这个被动局面的希望。毕竟那时候李世民还很年轻,除了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在治理天下方面就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建树了。
但是他们小瞧了李世民集团的人才储备。
李唐王朝一建立,很多以前不起眼的人才脱颖而出,连续制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发展的好政策,保证了朝廷一开始的平稳过渡。
所以根本没有用他们七宗五姓的帮助,就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同时李世民对他们的警惕性很高,也没有吸收他们的人员进入权力核心,这使他们大失所望。
本来他们有个很好的楔子已经打入了李世民的内部核心,就是房玄龄。可是他们也小瞧了房玄龄的操守和远大抱负,最后还是失去了这个最好的人选。
到现在他们也只是有礼部尚书王刚这一个朝廷的重要职位,本来还有个京兆尹的,现在也没了。
剩下的六部侍郎等中下层官员,还是很多的,但是这些人都参与不了朝廷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最终使得他们对于朝廷来说,永远都是被动应对的一方,没有主动权。
虽然一直都是这样的局面,但是双方这些年还是彼此相安无事的,偶尔有竞争,都不会伤筋动骨,胜负手彼此都差不多。
可是这次的事件就不同了,某种意义上说,这次是李世民对他们的一次试探性进攻,现在就看他们怎么回应了。
每个人都认真的看着手里的卷宗,很快看完后,为首的老者清河崔氏的崔宪宗打破平静的说道:“看来李世民是铁了心的要和我们开战了,虽然大家还没有到完全撕破脸面的地步,但是这个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从长安城传来的消息,能判断出他应该是有什么依仗,才敢和我们试探性的较量。崔理的死和邀请我们去长安城和他谈,就是李世民对我们发出的明确信号。”
王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